English

高校文化活动春意盎然五月天

2000-05-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杨 竞 我有话说

春意盎然的五月,高校迎来了它最富有生机的季节。五月八日,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落幕;五月四日,南开大学“学术·创作双奖赛”揭晓;四月底,北京大学未名诗歌节、清华大学“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进入尾声……一系列高校校园内的文化活动在这个世纪之春再次显示强大的活力,为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提供了广阔的选择。

与八十年代以社团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相比,当前校园内各类活动在组织形式、经费来源、参与层面、社会影响等各方面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以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为例,虽然其受众主要是大学生,但由于学生群体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对整个电影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次电影节与“SOYOU”网站成功联合,既得到了进一步活动的经费支持,又使电影节有了网络这个全新的宣传窗口。这种将校园推向社会以及将社会引入校园的运作方式在以往的校园活动中是很少出现的。与此同时,各项活动的主办者都善于抓住自身特点在校园内刮起旋风,在校园中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记者于近日走访几所高校,深切地感受到了校园文化青春与鲜活的气息。

诗歌节:走向世界的尝试

关注诗歌的朋友对一年一度的未名湖诗会一定不会陌生。它由北大著名的学生社团“五四”文学社主办,是北大的诗歌写作者与诗歌爱好者的节日,迄今已举办了十八届。诗会既是北大诗歌的年度检阅,也已成为北大的年轻写作者与居京诗人、同龄诗友以及读者通过诗歌朗诵展开的一种交流活动。

1993年以前的未名湖诗会通常在每年的五月初举行,1993年,为纪念毕业于北大的已逝年轻诗人海子、骆一禾等,“五四”文学社将诗会的日期改在海子的忌日3月26日,此后一直沿袭下来,每到3月下旬,北大即迎来它最盛大的诗歌欢宴。

到了今年,诗会的节目变得丰富化和立体化。3月30日起至4月30日止,历时一月,以未名湖诗会为前奏,总名为“想象的秩序”的包括一系列活动在内的“诗歌节”成为了北大校园内的主要话题。音乐与诗歌、英语当代诗歌、女性诗歌、西班牙语诗歌、西南联大诗歌等专场朗诵会,四十年代诗歌、九十年代诗歌等专题讲座,以及“网上译诗大赛”等活动陆续登场,郑敏、西川、王家新、欧阳江河、西渡、姜涛、冷霜、周瓒、胡续冬等几代诗人济济一堂,在新的世纪到来之初,显示出诗歌对人类心灵不灭的召唤力量。

2000年3月30日晚七时,本次诗歌节的重头戏——声势浩大的第十八届未名湖诗会在北京大学勺园多功能厅举行,诗会同时又是首届未名诗歌节的开幕式。著名诗人及诗评家西川、欧阳江河、王家新、唐晓渡、西渡等到场,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园为主体的青年诗人争相献上自己的作品,换来了慷慨的掌声。诗会会场听众云集,能容纳四五百人的大厅被挤得水泄不通,近三分之一的人站在过道和门口聆听了28位诗人的朗诵。现场带来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有位同学在西川朗诵完之后很真诚的说道,“(西川)声音的力度和粗糙的质感让我感受到了诗歌的灵魂”。

接下来的日子里,精彩的讲座接踵而至。每一场讲座都吸引了大批校内与校外的诗歌爱好者参加。

4月4日晚,依然活跃于诗坛的“九叶派”老诗人郑敏与著名评论家刘福春莅临北大,主持了诗歌节中的第一场讲座。讲座主题虽为“四十年代诗歌”,但郑先生的热情不为题目所限,谈起当年自己的学诗经历,勾起了校园内做着梦的青年们浪漫的想象。刘福春先生一旁的辅讲及穿针引线,使得气氛十分活跃。听罢讲座,大家不禁疑问:郑老先生虽年届八旬,为何仍风采照人,难道诗歌真的有什么神秘的魔力,可以让青春永驻?

4月6日晚,北京飞沙走石,正值“群魔乱舞”之际,“诗歌节”迎来又一个重头戏——“音乐与诗歌”专场朗诵会。冒着沙暴赶来聚在一起爱好音乐和诗歌的各方英豪得到了酣畅淋漓的享受。现场爆满,插电、不插电的音乐和诗句交叉着在人们耳中穿梭,把整晚气氛推向高潮的是著名音乐人胡吗个的湖北方言民谣《部分土豆进城》和黄勃独树一帜的布鲁斯版《甜蜜蜜》以及颜峻和乐手们默契的配合,长达3个小时的演出与朗诵丝毫不显枯燥。不过,穿插在这种场合下的诗朗诵有一缺点:听不太清诗句。但抑扬顿挫、疏密相间、声情并茂的朗诵却带来了另一种听觉上的审美快感。

除了众多高水平的讲座及朗诵会之外,诗歌节的其它活动如由北大中文系学生网站“燕园书网”(http://www.bookynet.com)及“中国人”(http://www.chinaren.com)网站协作的“网上译诗”大赛也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据悉,网上译诗投稿的数量已达到数百篇。诗歌的温度在局部上升,而诗歌的荣耀却是属于全体人的。

据本次诗歌节的主办单位北大“五四”文学社现任社长曹疏影介绍,诗歌节将年年举办下去,并且力争办成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影响的诗歌活动,能够邀请国内和国际上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学者参加。如果可能,还将成立“评奖委员会”,每年对全国和全世界的诗人进行一次评奖。

愿校园诗人们的梦想成真。

电影节:青春激情与学术品位

也许是电影艺术广泛的受众面,与诗歌节相比,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广电总局频道节目制作中心等单位主办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声势更大。

大学生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举办于“五四”青年节前后,是每年度中国电影的第一个大奖。它的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的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其独特的接受范围以及“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的特点使之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尤其是中青年导演和演员,对大学生电影节情有独钟,张建亚宣布他为大学生电影节拍电影,管虎认为,电影能不能走向世界,应该先拿到大学生电影节上试一试。

2000年第七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世纪之始的电影盛会,汇集了跨世纪的中国电影佳作,在北京各大校园中再掀电影热潮。本次大学生电影节以其“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独特风格为如火如荼的校园文化活动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2000年4月15日,第七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隆重开幕。以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为主会场,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24所高校为分会场,1999年度优秀国产影片的展映与评奖活动在校园中掀起了电影热潮。据组委会介绍,本届电影节的参与高校及大学生观影人数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准。

《洗澡》、《西洋镜》、《国歌》、《我的1919》、《非常夏日》等20部国产电影陆续在大学生观众面前亮相,首都及部分外地大学生评委将带着高校大学生的意见投票评出1999年度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艺术创新特别奖等奖项。与诗歌节类似,在网络慢慢渗入我们的时代之时,大学生电影节网站(http://ffus.soyou.com)也已开通,大学生观众可在SOYOU网上直接参与评选。高科技与大学生电影节的携手成为本届电影节的又一个特点。

本届电影节首次举办了大学生录像作品竞赛。前期报名工作已经结束,组委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录像作品三十余部。大学生录像作品竞赛为有志于影视创作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校园中的年轻创作者将在今年的电影节的颁奖庆典上与中国电影人一起走上领奖台。

双奖赛:学术 创作 成长

具有浓郁学术氛围的南开大学,校园活动也带有自己的学术气息。日前,由南开中文系主办的“五四学术、创作双奖赛”恰逢其高潮。

此项活动持续已有十多年,面向包括本科生及研究生在内的全系学生。在世纪之初,“双奖赛”在学生中间激起了最大程度的共鸣,参与的同学达到了全系总人数的近三分之二。

熟悉中文系培养机制的人都知道,许多高校的中文系主张要培养学者而不是作家,于是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并不鼓励他们进行文学创作,也不鼓励学生过早写作学术论文。在这样的情况下,南开大学中文系的“学术、创作双奖赛”自然引人注目。据负责此项活动的老师李瑞山说,鉴于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中不少爱写小说、散文)中不乏创作的爱好者,同时,也让文学研究者体会到创作的甘苦,所以也设了创作奖项。不过实际结果是,来稿之中,论文总是文艺作品的两倍多。

因为要训练学生的学术感觉,系里对参评的学术论文做出了要求:文章从选题到写作必须独立完成,由教师指导的作业及学年论文均不参赛。许多学生反映,在独立写作的过程中,大致了解到了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必需的基本能力。一位中文系在读博士生说,当年本科时获奖的经历,鼓励了他对相关课题的继续关注,促使他逐渐走向了学术研究的道路。

校园文化因各个高校及各个系科不同而呈现出了多元化特点,如清华大学的“创业大赛”、人民大学的“校园歌手选拔赛”、武汉大学的“外语文化节”等,均在校园里反响强烈。一位清华大学学生的意见很有代表性,“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是填补课余生活,重要的是令我们接触到社会的不同层面”。看来,莘莘学子早已不再将眼光局限于自己的课本上,开放的时代使得学生们对自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兴未艾的各类校园活动将使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们具备更开阔的眼光,相信无论在何时,无论何地,每一个参与者都会记起在校园里那段闪亮的日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